
需要更高效链接业主、施工方和监管方

施工和监管过程缺乏系统赋能

施工安全保障缺乏抓手

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传统方式难全面覆盖
小散工程
助力备案、巡查、整治、执法全过程管理


建设背景
小散工程是指按规定无需办理或无法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小型建设工程,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等。这类工程通常规模较小,不需要或无法获得施工许可证,但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建设目标
以信息化的备案管理、监督管控为原则,打造一个全区统一的小散工程/零星作业管理平台。实现小散工程/零星作业管理数据采集的数字化、移动化,数据输出的结构化、自动化、智能化

业务方案
管理系统分微信上报端、监管系统PC端和监管系统APP端,各模块之间衔接完整,交互方便,对小散工程/零星作业起到简单化、规范化的管理作用

业务流程
1、微信上报端主要面对业主,用于工程信息上报、信息推送、资料查看。
2、监管系统PC端面对系统内部用户,用于组织架构配置、内部/外部用户管理、备案信息审核、工程信息查看维护、报表记录查看。
3、监管系统APP端用于在工程现场进行日常巡查、日常督查。

业务闭环
通过日常数据积累、成果沉淀,构建各种类型统计模型,实时、快速、高效的进行数据分析,发挥数据价值,提供管控方向参考,并且在业务上形成闭环

业务看板(模拟)
1、人员:精细化管理各类施工人员,及时掌握人员情况。
2、第三方评估:展示第三方评估街道的评分,对比趋势图等。
3、街道:街道人员及时掌握本街道业务办理情况,预警信息,包含备案工程、施工人员、隐患数量、整改文书等。
4、社区:社区人员及时掌握本社区业务办理情况,预警信息,包含备案工程、施工人员、隐患数量、整改文书等。
5、数据对接:数据与其他政务平台进行互通,可以根据要求向相关部门推送/共享定制数据;小散工程社区划分与网格化进行对接管理。

驾驶舱(模拟)
1、概览:通过地图展示辖区内各备案工程位置等信息,通过大数据进行预警,以及统计工程、人员、培训等。
2、业务:统计各街道的业务办理情况,工程、人员对比趋势图,业务备案时长等。
3、隐患:统计分析隐患数量以及存在的位置,各街道对比趋势图等。
4、掌握各类执法文书数据,对整改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提醒未整改的情况。

监管APP端
日常巡查主要通过监管执法APP端来操作,包括现场电子执法文件的打印(带电子章)。

监管PC端
监管系统PC端面对系统内部用户,用于组织架构配置、内部/外部用户管理、备案信息审核、工程信息查看维护、报表记录查看。

微信端上报
微信上报端主要面对业主,用于工程信息上报、信息推送、资料查看。

备案管理
1、备案公示:已备案并且未完工的工程对外进行公示,便于社会大众查询是否已备案。
2、人员管理:施工人员通过系统进行备案/进场登记,填写身份证、出生日期、工种证书、有效期等,后期对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
3、举报管理: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系统对未粘贴备案单的工程,或者认为其他安全隐患的工程进行举报。

巡查整改
监督人员使用移动端 APP 进行巡检,发现的问题进行线上整改复核销项。
1、签到管理:巡查人员检查时需要通过系统对工程二维码扫码进行签到,努力保证用户是现场巡查。
2、安全晨会:施工方通过系统上报相关的安全晨会记录,巡查人员/业主查看相关的记录。
3、整改环节:巡查人员发现并记录隐患,发放对应的意见书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通过系统提交整改资料,巡查人员线上验证并关闭。

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评估可以实现住建部门对街道督查、评比管理。
1、评估标准体系:新增评估类型和体系版本,配置检查表分部/分项/权重/计算模式/问题库等。
2、管理评估计划:新增评估计划/评估任务。
3、现场评估反馈:安全文明、质量风险、管理行为、综合加分项、综合扣分项。
4、数据中心:查看评估详情/评估得分汇总表/问题清单/评估简报。

工程评价
注:当工程完工后一定时间内,业主/监管单位对施工单位/班组/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评价,支持图片、文字、星级评价;对应发生严重事故的单位纳入黑名单管理;通过系统对外展示每个施工单位或者个人的评价信息,便于社会大众及时查询;申报时提示此单位的历史评价信息。
1、业主评价:履约评价是指业主/监管单位对施工方进行整体评价,评价结束后会展示相应的评价内容以及应用。
2、评价展示:评价结果支持按照单位/个人进行展示,查看相关的施工数量、评价数量、评价总分以及评价详细记录。
3、黑名单管理:监管单位通过系统对单位进行黑名单管理,记录相关的违法原因、认定根据、列入日期和期限等,在备案时进行提醒。
免费体验,新一代工程管理平台